孩子学古筝家长要陪练吗?其重要性如何?
家有琴童的家长们经常会纠结孩子学琴,是否需要在陪练,甚至有些家长自己陪练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通过平台,机构或者一些官方APP找专门的陪练老师对孩子练琴进行陪练,那么陪练到底重要吗?如果必须要陪练,家长应该怎么样做更高效?
家长认为不陪练,孩子弹错音是一种无效练琴,并且把孩子能否练好琴主要原因归功于自己,虽说类似古筝这种乐器初学的时候手型、节奏、乐理等孩子很容易出错,家长陪着练,短期看进步是很大,但是长远来看也是弊大于利。
弹琴和文化课不同,不是掌握了一个公式就可以套进去解题,乐器的学习手和脑子是有一定的时差,不仅是琴童、成人也是,往往眼睛和脑子明白了曲谱、速度和力度,但是手却弹不出来,这就是俗称的手感,是需要时间反复不断的练习,形成肌肉记忆,从而控制手弹出想要的音色。
这也就是很多琴童家长在陪练中发现孩子明明知道,但是怎么弹不好,更有甚的陪练家长只要琴童出错被提醒两三次后没有改变,从而就武断的得出一个结论:孩子练琴就是不认真不上心。因为学习过程是螺旋式的,甚至还有可能倒退,这些是进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家长不要过渡解读为态度问题,兴趣问题甚至是天赋问题。
家长要转变概念:1、陪练是指点,不是指指点点,因为这很容易造成在指点压力下失去信心和兴趣;2、如果不陪练,孩子就不好好练琴甚至不练琴,这是孩子自觉性的问题,要解决自觉性问题,
如何做个高效的陪练家长,正确引导琴童:
1、做个啦啦队:时刻记得我们让孩子学习音乐的核心是为了孩子好,是我们的一种爱,因此不要做教练,去指导他训练他,就像 很多古筝老师很难给自己孩子做老师一样;孩子弹得好,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认可;没有弹好,给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成长,不过分苛责
2、充当笨学生角色,让孩子扮演老师给讲解,孩子会带着你的问题深入思考,在教家长的过程中孩子对知识的底层逻辑会理解的更透彻,从而更系统全面,同时也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,对孩子的学琴才有积极意义。
孩子练琴家长的陪练要看是否有效,而不是有没有必要。无效的陪练很容易养成孩子依赖性,并且孩子在练习过程中没有真正动脑思考,同时由于进度会比较快,很容易因为假象导致老师没有掌握孩子真正的水平,过快的速度造成孩子的基础不够牢靠,就像一栋大楼根基不稳最后很容易倒塌,如果一定要请陪练,可以在孩子基础较低的时请,后期还是要养成自己安排徐琴计划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21弦古筝网。